• 回答数

    0

  • 浏览数

    3697

  • 收藏数

    0

作者:kepu1126 发表于 2020-2-18 10:10: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共情,指观察者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所观察的对象上,也称为移情、同理心,现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领域中。共情与亲社会行为息息相关,是亲社会性行为的动力助推器,有助于促进社会个体结成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疼痛共情是共情中的一类,是一种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普遍心理现象,指对他人疼痛的感知、体验和情绪反应,即对他人疼痛的“感同身受”。

    现已有研究发现情绪对疼痛共情的确存在较大的影响,积极情绪会促进个体对他人疼痛共情的产生,而消极情绪则会抑制个体对他人的疼痛共情。但情绪的强度对疼痛共情是否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还存在质疑。为了探索情绪强度对个体疼痛共情能力的影响,在汉斯出版社《社会科学前沿》期刊中,有论文研究通过让被试观看不同情绪唤醒类型,及不同唤醒强度的视频来诱发被试产生不同类型及不同强度的情绪。

    该研究研究了不同情绪类型以及不同情绪强度对疼痛共情的影响,首次加入了情绪强度变量进一步探索情绪对疼痛共情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性情绪状态下被试对疼痛图片的判断的正确率相较于非疼痛图片更高,且反应时更短;相反的是在负性情绪和正性情绪状态下被试对疼痛图片判断的正确率相较于非疼痛图片更低,且反应时更长。结果显示情绪会抑制个体对他人的疼痛共情,并且情绪的类型和强度对此种影响并无区别。

    该研究采用的情绪刺激是通过对预期可诱发负性、正性、中性三类情绪的视频材料进行效果评价得到的(以大学生为,使用情绪主观报告法评价视频的效价和唤醒度)。前人的研究也表明,视频材料可以成功诱发个体产生具体情绪,并且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第一批评测结果筛选出来的视频,经测试在正式实验中也能够成功诱发个体产生具体的情绪。并且数据结果显示针对正、负性情绪,强唤醒组的唤醒度得分高于低唤醒组;并且正、负性情绪的唤醒度得分高于中性情绪。说明本研究采用的情绪诱发任务对个体情绪的唤起是成功的。因此,本研究所观察到的个体在三种不同的情绪类型状态下行为反应的正确率和反应时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不同情绪对个题疼痛共情的影响。

    针对正确率,该研究发现个体在处于中性情绪状态时对疼痛图片判断的正确率显著高于非疼痛图片,但是当个体处于负性或者正性的情绪状态时对疼痛图片判断的正确率反而显著低于非疼痛图片。反应时的结果与正确率相似,即在正性情绪状态下被试对疼痛图片判断的反应时显著长于非疼痛图片,而在中性情绪状态下对疼痛图片判断的反应时显著短于非疼痛图片。说明无论是正性情绪还是负性情绪均可能会抑制个体的疼痛共情。有研究发现,正性情绪会减少个体对负性情绪的注意偏向,因此处于正性情绪状态下的个体可能会减少对疼痛图片的注意,从而导致了更低的正确率和更长的反应时。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高级模式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关于作者
kepu1126

用户组:资深会员

  • 主题

    897

  • 帖子

    897

  • 关注者

    2